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| 职工文苑 | 文章中心 |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

职工文苑
当前位置:首页>职工文苑>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

令我终生难忘的地方

发布日期:2020-12-04   来源:本站   作者:吴健   阅读:1500
分享到:

一九七二年,高中毕业的我不满十八周岁。

当时正值文革后期,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。按照国家政策,高中应届毕业生除特殊情况外,一律要到农村劳动锻炼。当时,全国广大青年学生热情高涨,纷纷响应毛主席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,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,很有必要的”的伟大号召,积极投入到这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潮流之中。

一九七三年的五月十八号,我们出发了,目的地:河南省信阳地区固始县郭陆滩公社“八一八”农场。农场的名称来历是因为: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号,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,首次接见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代表们。我们农场在老三届同学来劳动锻炼时,既定名为“八一八”农场。

固始县位于豫、皖、鄂三省交界处。她南依大别山,北临淮河,地势南高北底,由山地、丘陵、平原构成。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。气候湿润、雨量丰沛、四季分明,素有:江南北国、北国江南“之称。固始县又是河南省人口大县。我们下乡时,全县共有二十八个公社,人口逾百万,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。(原第一人口大县是邓县,一九七三年底,因建丹江水库被划走两个公社,从而屈居第二)

固始县农作物主要以水稻、小麦为主,副业主要是红麻、猪、鱼、鸡、鸭、鹅等。最出名的当然是固始黄鸡和鸡蛋。

我们农场有二、三百亩地,大部分以水稻为主。几个大小不一的水塘,大小三台拖拉机,还有发电机、碾米机且还有养殖的牛、猪、鹅、鸭、鱼等。几十间茅草房作为宿舍和农场场部用房,另具有当时一座非常气派的红色砖瓦建筑,很远都能看到,非常显眼,那是我们的食堂和开会的礼堂。

当时农场吃粮发饭票,主食每月45斤,菜票每天一角,每顿糙米半斤8两,一二分钱腌菜,未必吃饱,天天如此,年年这样。吃顿馒头像过年一样,不论男女,每人5个,不舍吃完,收工回房,再吃一个,如再次过年,即使这样,谁也一口不少!住房茅草屋、土胚墙、竹篱笆一放就是床,夏日蚊虫叮咬,冬天虱子跳蚤,抓虱子有绝招,衣物门前冻一宿,第二天拿来棍子一敲,虱子齐刷刷往下掉,逮跳蚤,手沾水,半夜猛掀被子,见黑点,猛一摁,准是跳蚤。

固始是水乡,以种植水稻为主,我们农场每年春天开始,犁田、耙田、育苗、插秧,夏季田间管理,头顶烈日、水蒸火燎、春季早稻,下田时赤脚水寒天凉,收完早稻,又忙麦茬苗,待到二季收割完,已然到秋末,冬季上山砍柴,收割干草,汗水泥土交合,虽然田间的辛苦劳作,当时我们的心中仍激荡着快乐。早起晚睡,烈日寒风,雨里风里,浑身酸痛,一觉醒来,又是英雄。我们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,能歌善舞,公社、县里、地区常演出,有拖拉机手拉货运粮。养猪仙、发电房、不展米姑娘,菜园班一个更比一个强;无论亲人来探,朋友来访,农场厨房一定忙。逢年过节,全场放假,手工水饺得用床单四人抬,下锅人得站在锅沿儿上,一漏勺一脸盆,厨房里饺子汤没脚面,犹如战场!

农场的事情太多太多,有劳动的辛苦,年轻人的欢乐嬉戏,少男少女们朦胧的浪漫,与家人的团聚,亲人们的相见,杀猪、宰鹅与逢年过节时领人兴奋的时光。这些让我和同学们都忘却了当时的苦闷、疲劳、彷徨。不错,是那个特殊的年代,锤炼了我们的筋骨,锻炼了我们的意志,让我们这代人变得更坚强!

难忘那个年代,难忘“八一八”农场。那个年代、那个农场,曾经有我们的青春和梦想。

“八一八”农场,她是我永生不忘的地方!(吴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