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回忆
一、求学之路
我是1952年上的小学,那时我已14岁了。因家里穷,供不起我上学。父亲和哥哥说我年龄大了,该找婆家了,都不同意我上学。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学了,我不甘心,天天和母亲闹着要上学。我们家有一块荒地在堤上,离学校很近。我和母亲在地里劳动时,可以看到校内的学生,蹦蹦跳跳唱着歌,又说又笑,玩的非常高兴,可我心里非常着急。母亲被我闹的实在没办法,只好答应我上学。但是她嘱咐我,不能让我父亲和哥哥知道,等我上学时间长了,就是他们知道了,再管也晚了。我答应了,谢过母亲。在本村,我每天去上学,不敢从我家院门口出来,因为父亲每天都在门口坐着,我都是翻墙出来去上学。上了学,没有钱买书,我的班主任曹老师帮我买书,我心里想,一定要努力学习,听老师的话,以后报答老师的恩情。我一年级没有上几天,老师看我学习很好,就叫我跳级。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,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,又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,学习成绩一直很好,并担任班主席和校内学生大队长。四年级毕业,考入了民权实验学校六五班。在班里,我担任班主席,入团后又担任团支部委员,直到毕业。我在学校里学习四年多,每次考试都是前十名。但在考初中时考的不理想,因为考试时的监考老师都不认识,我心里特别紧张、害怕。考数学时出了差错,下边就没有心思考了,所以没有考上初中。我校辛校长知道我没有考上后,怎么都不相信,说我一贯学习很好,不会考不上。他非要去查找考卷,他认为是改卷老师把我的考卷改错了。另一方面,我们学校是民权县比较好的实验小学,我们六五班又是有名的好班级,然而班里五十多名学生只考上三名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班主任(毛老师)准备考大学,没有心思教我们,校领导原来不知道,后来知道了,就严厉批评了她,可是已经晚了。
二、职业生涯
后来,县财贸局要招考录用一批人员,我们学校老师和领导知道后,就马上通知我,叫我赶快去乡政府找领导,报名参加县里的招工考试。还把我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写成材料给乡政府送去,让乡政府了解我。我知道后,就赶快去乡里找党乡长,当时他不在,下村庄了。别的同志问我什么时间高小毕业,我说今年刚毕业,他说我不能报名参加考试,因为必须经过劳动锻炼二年才有资格报名参加考试,我只好回家。第二天我去找我们高级社赵社长(赵明星),把我的情况给他汇报一下。我说我没有考上初中,他当时很吃惊,他不相信,以为我开玩笑。我说是真的。他又说:你学习那么好,谁都知道,怎么没有考上呢?我说:“一到考场心里就特别紧张,有些怕,不知脑子想什么,所以没有考好。我来找你想请你帮我一个忙,你与乡长熟悉,好好给乡长说一下,能否叫我参加县里招工考试?你对我又了解情况,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”。他说:“只要能帮你的忙,我一定帮,现在就给党乡长写信叫通讯员送去”。过了二十多天,乡政府就通知我,叫我去乡政府报名填表,写自传。当时我非常高兴,后来我听说乡政府早就定好了六个名额,又重新研究更换了名额,这说明,我校老师写的材料及赵社长的帮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多亏了他们对我的关心与支持,我才能参加考试,才有了这次命运大转折。
1956年8月,我参加县里财贸局招工考试后,又经过一个多月的政审。 9月,乡政府通知我去县党校参加干部培训班,学习一个月(人生观改造)。我在培训班里担任学习组长,马培常担任副组长,培训期间,有的同志不合格,我们乡政府参加学习的6个人中退回2人。1956年10月正式参加工作。这年十月,我培训合格后,被分配到县团委,马培常被分配到县法院,其它同志都分配到基层,记得留在机关里工作的人很少。
我在团委工作时,有一次和武装部的同志一块下乡搞征兵工作,同时又参加搞统购统销宣传工作。我也不太懂,他们说什么,我也跟着说什么,只要把征兵工作及统购统销工作做好就行。我在团委工作时间不长,就调到县妇联工作。县直成立了一所红专干部学校,分为三个班级,高小、初中、高中。妇联的同志除了两个主任外,其它同志的文化成度都比我高,所以两个主任都同意叫我去上学。这是一个好机会,我能上初中了,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。
三、工作荣誉
我在工程局工作十几年,曾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劳动模范。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、三八红旗手,并几次出席河务局黄委会、局直、省直先进工作者大会。
退休后,单位领导为了方便我学习,了解国家大事,专门给我订阅一份大河报,我非常感谢领导和组织对我的关怀和重视。我虽然退休了,我决不辜负党和领导对我的培养、关怀和希望,我要继续发辉余热。
四、幸福晚年
我老伴在没有退休前,他没有大病过,有一次在部队因眼睛不好,在空军医院住了几天院,转业后在施工总队因高血压呕吐住院11天,再也没有病过。他退休应该是1992年5月份,本单位为了工作需要不让他退,又留任三年,到1995
年10月份正式退休。后来领导又叫他去大力公司帮忙,一直到1999年5月份他因病住院才算不工作了。退休后,他患上帕金森、脑梗塞、糖尿病,不断的住院治疗。渐渐地,生活不能自理了,吃饭得有人喂,大小便得有人帮忙,我一个人不行,我大儿因病内退,每天来帮我,照顾他爸爸起床喂饭;小儿子上班,晚上照顾他爸爸吃饭,睡觉;二儿子在成都省纪委工作,离我们远,不能来照顾他爸爸,每年春节回来看我们,有时去北京开会回来也来看我们,有时还给我们寄点钱;女儿经常给我们买饭送来,我们的儿女都很孝顺,媳妇们也一样孝顺,我老伴病了二十年了,我们全家所有的人都不嫌弃他,对他很耐心帮他做事。
如今,我已是耄耋之年,孙子、孙女、外孙都是大学生。一个孙子在法国研究生毕业后已参加工作了;另一个孙子清华上大学;孙女在成都上本科;外孙大学毕业已工作了。
我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,我心里充满获得感、幸福感,我也对人生中遇到的施助者们心怀感激,希望大家都能健康、平安、快乐。
祝福你们!(崔振华)